抱持著不婚主義生活,對於「未來」設想的也就比較多一些。
除了養老規劃,死後的殯葬事宜更是不能不考慮,尤其是未出嫁、沒有後代祭祀的,墓園、塔方的禮儀服務方面就顯得很重要了。
陵園營業時間:8:00~18:00 (全年無休)
禮殯營業時間:24小時 (全年無休)
電話:03 773 1777
官網:https://www.lifepark.com.tw/
個人推薦:★★★★★
耶加我雖然希望就近點找,不過公家的怕禮儀不周,民營的又太貴……
▲▼找了很久,最近看上這家〝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〞,公辦民營的一條龍經營,鄰近交流道、車站、高鐵,光是網站介紹就很吸引人。
維持綠化的生態環境,完全顛覆一般對墓園的陰森印象
所以,上個禮拜一有空,耶加我就立刻北上苗栗後龍去預約參觀。
▲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總面積雖然高達28公頃,但是設施使用面積僅佔10%,所以四周都是綠意盎然的樹海草坪,非常重視其生態環境。
上圓下方的全功能服務大樓,更是邀請中、日、美名設計師打造而成,分成殯葬和公共設施兩大部分。
▼公共設施主要是提供家屬用餐和休息的空間,明亮寬敞、富有設計感的裝潢環境,完全顛覆了一般對於墓園的觀感。
隨著導覽人員來到另一棟的殯葬設施,一樓是靈堂和助念室的複合式空間,明亮寬敞的空間,可供家屬們悼念、摺蓮花。
▼除了團體靈堂以外,還有像這樣一間間的獨立靈堂可以選擇。
佛教認定的死亡,是人死去後8~12小時以後,靈魂真正離開肉身才是所謂的逝世,所以當大體送來園區的時候,第一時間是送來到助念室請法師為亡者念誦法號。
另外,家屬們因為家庭、工作因素無法24小時輪替守靈,園方隨時都有工作人員可以提供相關服務。
對於現在的少子化家庭著實輕鬆不少。
▲▼告別式會場可以選擇園方提供的佈景,或是交給禮儀社做佈置。
不僅有傳統的、西方風格可以選擇,並且都附有50吋大螢幕電視可以播放追思影片,所使用的人造花也可以重複利用,達到環境保護的意義在。
▼整個告別式過程是非常辛苦的,所以園區也非常貼心地提供舒適空間供家屬休息,非常周到。
不過……福祿壽園區不是一條龍服務嗎?為什麼還需要禮儀社呢?
原來,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的一條龍,指的是殯儀館、火化場、墓園、塔位、牌位的設備方面,並沒有涉及禮儀社這方面的相關業務啦~~
另外,為了不讓經過的人們打擾別的家屬及造成亡者的不敬,園區特別設立空間,讓大體放在後方供家屬瞻仰。
告別式結束後便可以直接從後門通往地下二樓的火化場。
使用最新的火化設備,不造成空氣、土地上的環境汙染
福祿壽園區所使用的新式火化設備,接連著地基打造而成,以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壞。
▲▼在電腦化設定之下,不只能夠維持穩定的高溫,並且透過內部的淨化設備過濾,出煙口非但看不到煙氣,廢水經過沉澱池沉澱,全數用來灌溉使用,更不會形成土地環境上的汙染。
每具大體都會別上辨識QR碼,不用擔心有弄錯的可能。
火化裝罐後,就直接搭乘電梯來到三樓孝親塔,一走出電梯映入眼簾的……
根本就是飯店大廳啊?!
▲▼高檔有格調的幽靜氛圍,完全不覺得這層居然是安放骨灰的靈骨塔塔位。
每個月初二、十六的誦經迴向,另外還有天主、基督教塔位可以選擇
▲▼園區解決傳統狹窄無法祭拜的問題,設立一間間包廂式的塔位空間,塔位面板也有檜木、琉璃、天然玉石材質,各種圖案、雕刻美得像藝術品般。
除了個人、雙人、四人塔位以外,甚至還有基督教、家族式的塔位,骨灰安放後就會以透明的玻璃隔板封住,以防止他人隨意開啟移動。
逢年過節的祭拜、追思,都可開啟面板追思親人。
▲每個月初二、十六,園方還會請法師誦經,後續的禮儀服務也很貼心。
就算選擇位於較高處的塔位,家屬們也能選擇寬敞包廂式的孝親廳,將骨灰甕或臨時牌位請出,以便於追思弔念,而且確保隱私。
有冷氣可以吹,每個月還有誦經迴向,光聽就很享受。
▼除了靈骨塔塔位,福祿壽園區另外還有參考凡爾賽爾花園主題的墓園、以及環保的樹葬區。
▲火化後的土葬墓園,同樣有分成個人、雙人(夫妻)、家族式,骨灰安放後就會將面板封住,不用擔心雨水滲入的問題。
▼傳統的樹葬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環保,顆粒太大的骨灰不只無法分解,反而會結塊不容於水,也影響植物的生長。
所以還需要再將骨灰磨細,才可以供生物分解。
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環境美、專業又禮儀周到,而且一條龍的設備也不用舟車勞頓,比照公家收費用、一次收費也很誘人,不過……
公家收費、一條龍經營免舟車勞頓、塔位商品皆附有永久使用權狀
其實耶加我以前就很擔心,如果靈骨塔日後的倒閉、遷移的話,那該怎麼辦……
不過,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是公辦民營,園區建築只能夠是依照當初送交的設計圖建設,無法像一般民營墓園可以為了爭取更多利益而增設面積。
而且,每個塔位、墓地都附有永久使用權狀,另外孝親廳使用、告別式、火化場……等設備,都是可以維持現金金流、永續經營的收入來源。
花了兩個小時的環境參觀,富麗堂皇的裝潢設計非但一點也不陰森恐怖,禮儀服務、永久經營和安全性……等,真的是讓人愈聽愈心動了。
死亡頓時變成了不是那麼沉重的話題。
現在園區舉辦攝影比賽,喜歡攝影的朋友可以來這裡用鏡頭捕捉生態環境和建築之美,耶加我也有多拍幾張要參賽賺獎金喔~~
*本文為邀約文,個人心得僅供參考